律师风采

德赛足迹
• 营造和谐 创建辉煌 —写在广东德赛律师事务所十周年之际

更新时间:2013-12-28 返回上一页

“德赛”取自英文“DEMOCRACY  AND  SCIENCE”的音译。以“德赛”命名律师事务所,宣示了德赛人追求民主,崇尚科学,探索真理,献身法治的信念。——摘自《德赛》                                                                                                                        
我们今天还是要大声疾呼:要让德先生、赛先生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摘自冰心《无士则如何》                                                                                                       
 
除了司法工作者以及律师从业人员,也许很多人只知道当今中国的律师业渐渐成了一种人人渴望跻身进去搏拼一回的利好职业,却不知道中国律师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且不说50年代的昙花一现,也不说80年代初的重起炉灶,更不说80年代到90年代的艰难探索,单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司法部适时推出“重中之重”举措掀起律师体制改革浪潮之后,中国律师业发生了多少实质性的变化。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律师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执业人数发展到了12万多,执业机构发展到了1万多家,业务收入增至80多亿元人民币,律师业已成为不可轻视的服务性支柱产业之一。其作用已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其影响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敢问路在何方
 
一九九二年,小平同志第二次南巡,发表了极为重要的“南方谈话”。在其推动下,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的大潮,思想解放的大潮又推涌着新的改革开放大潮。
当时的律师事务所,都是国办所,两间办公室,一部电话,三几个人,业务靠指派或靠等。律师收入低,也没有积极性,他们早就希望有新的体制,灵活的机制来改变落后的局面……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九九三年,司法部经过长时间审慎的酝酿,开始推行新一轮的律师体制改革,这如同一股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吹到律师从业人员耳中,带给了他们希望。
这风声,传到一个人耳中时,直令他兴奋地几天没睡着觉,前思后想:借这次东风,创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
这个人就是何绍军.当时的何绍军是珠海市国际商务律师事务所一名律师,已是有多年经验的骨干。作为武汉大学法学、文学双学士,他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且具有丰富的律师工作经验。他深为自已处在国办所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对律师服务的要求的陈旧体制下,才干不能充分发挥,工作学习不能得到提高而忧虑……律师体制改革的风声吹到他耳里,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在激动,兴奋中度过了辗转难眠的两天。第三天,何绍军打电话给自已的校友----当时已在香洲经贸律师事务所任主任的闵卫国:
“律师体制要改革,你知道吗?”
“知道了。”
“咱们合伙创办一间律师事务所,好不好?”
“好啊!没问题!”似乎不假思索,又似乎早已想好了。
何绍军没想到闵卫国这么痛快,两个人居然------一拍即合!
随后,他俩又分别联络了李任开、刘俊两人,四位有志之士经过一番商讨,拟订计划,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他们拿着四处筹措的52万元资金,租了170㎡的办公楼,装修一新,挂出了一块日后在珠海,在广东甚至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招牌:“珠海市德赛律师事务所”(注:2000年,根据国家司法部的统一要求,已改名为“广东德赛律师事务所”)。
 
                    为激情喝彩
 
三十而立。一九九三年的闵卫国、何绍军、李任开和刘俊;四名青年才俊,正是三十岁上下,正赶上创业的好时候。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律师的园野,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华的广阔天地。自此,如雨后春笋般,珠海经济特区新建了第一批八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德赛所无论从人数、职场面积还是办公设备方面都是八家当中最好的,这无疑是四位创始合伙人的长远眼光。
创立之初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循。但德赛的合伙人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要把握时代的脉膊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将律师作为终身的事业,立志创品牌,上规模,上档次,走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德赛律师事务所历经十年,不断积累,不断总结,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事务所的建设上,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事务所的业务发展上,队伍、规模、业务……月月有增长,年年上台阶。十年后的今天,德赛律师所已有执业律师、律师助理及行政人员50余名,职场面积达2000㎡,成为广东省颇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法律服务中介组织,同时也成为珠海律师界的骄傲。1998年,德赛律师事务所荣获省司法厅授予“广东省文明律师事务所”称号;早在1999年德赛人就给自已定下新的奋斗目标:把德赛律师事务所做成全国最好的律师事务所。于是德赛的合伙人们又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向外扩张,已先后在武汉、长沙、广州及加拿大多伦多设立了分支或合作机构。
律师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其法律服务体现的。多年来,德赛律师事务所通过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锻造了德赛法律服务品牌。目前,德赛律师事务所的服务已经渗透到国有企业改革,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业、民营和中小企业改制重组、招商引资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为政府部门和百姓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等领域。特别是在企业重组改制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曾先后为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威尔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溢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股票发行上市及配股、资产重组等事务提供法律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德赛律师事务所先后为珠海电力开发公司、功业控股公司、特区发展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同时担任珠海市财政局、珠海市教育局、珠海市环保局、珠海市国经局、斗门区政府、金湾区政府、珠海市侨办、珠海市宗教局、前山街道办事处等政府单位的法律顾问或为这些部门提供法律服务,在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法律服务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德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立足本职,为珠海经济特区的社会稳定作贡献,从法律角度为政府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如:积极参加严打斗争,认真办理重大刑事辩护案件和法轮功案件;通过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避免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办理破产案件,维护社会稳定等等。
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德赛律师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律师法律服务的专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于是,德赛律师事务所在内部设立了诉讼仲裁部、法律顾问部、金融证券部、房地产部、建筑法律事务部、知识产权部、高新科技部、国际业务部以及执行部等九个专业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专业的资深律师牵头,进行专业化研究和服务。与此同时,各部门之间又加强沟通与合作,保障了在一些大型的服务项目中,不同专业之间的互通和配合,以团队服务的优势为当事人及客户提供更加周全而专业的法律服务。专业化的人才需要学习和培训作保障,在德赛,崇尚学习和培训已形成风气,经常举办专业讲座和研讨会已成为一项制度,不仅德赛的律师,而且许多同行和爱好法律的人士都从德赛中受益。德赛已与国内外10多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20多位教授、学者担任了德赛的专家咨询顾问。
 
                      踏着鲜花的歌声
 
笔者常期奔跑在政法战线采访、写作,曾接触许多律师事务所,其中不乏规模、人数、实力都达到相当档次的大所,但追溯其多年以来的发展轨迹,却发现有一种令人为之遗撼的现象:最初的创始合伙人总会因为理念不同或种种原因而离开,有些甚至合伙人之间反目,一拍即散,各起炉灶;更多的则由于内部管理及利益分配等意见分歧而导致事务所的公共事务久拖而难以解决,进而阻滞了律师所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而德赛律师事务所自1994年正式成立,历经十年,从风雨中走来,4名创始合伙人一个也没有少,反而增加到13名合伙人;人员从当初的6人增加到50多人;职场由170㎡而350㎡而1000㎡而至今天的2000多㎡;实在不易!可为什么偏偏德赛做到了呢?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闵卫国曾对笔者说的一句话:“我们几个合伙人都是把律师当作自已终身的职业来做的。”这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当一个人、一个团队拥有激情,拥有一种坚定的、必胜的信念时,还有什么事做不成?也许,这就是一个答案。可是难道只要矢志不渝地把律师当作自已终身的职业,几个合伙人就一定可以把一间律师所引领到不断强大吗?那么,就一定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德赛所的合伙人给出了答案:和谐--请注意,不是团结,是和谐,不仅仅是合伙人之间的和谐,而且是整个事务所全体人员之间的和谐。用闵卫国的话说:“团结,往往是由于外在的因素促成的,而和谐则是一种内在的,自然的气氛,是比团结更高的境界。”这种境界的达成,我想正是由于合伙人及其他工作人员都以平常心来看待问题,不为名利而纷争,相互之间推崇互谅、互让、互帮、互助。
正是因为和谐,使德赛律师事务所吸引合伙人和了一批专业水准的优秀律师加盟:长期从事司法实践工作的陈力、邹平,法学博士吴友明以及在德赛中成长的王玫、杨梅律师先后成为德赛的高级合伙人,严景阳、刘英、张振兴、易朝蓬、王天智等青年律师也加入到二级合伙人的队伍中。在德赛,硕士及中高级以上职称者达12名,珠海律师界仅有的几名法学博士当中,有三名(何绍军、吴友明、赵国强)在德赛。有资深律师徐启光、李任开,有刑辩高手赵国强、邱伟生;有擅长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商事仲裁的吴友明博士;有经济学和法学双学士、注册税务师、擅长公司运作、网络电子商务及公司税务事务的刘英;有武汉大学经济法硕士、专长于公司、投资法律事务的王先东;更有主持4项、参加1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3部个人专著,发表72篇中英文论文的博士生导师、国际私法专家、学者型的律师肖永平……这,就是实力,就是竞争力!
闵卫国讲到德赛的“和谐”时,分明是自豪的、自信的,正是合伙人共同营造出的和谐的氛围,使得德赛律师事务所更有凝聚力,更有吸引力,也更有竞争力!
德赛律师不仅在执业过程中向当事人宣传法制,还积极主动参加普法及法律咨询活动。所里有十多名律师参加了市司法局普法讲师团和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先后为企业、学校、唐家部队、社区宣讲法制课100多场,参加大型义务法律咨询活动20多场。
2002年,德赛律师事务所积极响应珠海市委市政府“送法进社区”的号召,充分发挥事务所在法律知识方面的优势,在珠海市司法局的主持下,与香洲区前山街道办结成对子,签订了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协议,义务为前山社区的居民、农民、外来工和政府部门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意见,为依法治区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3年,德赛律师又结合市委市政府“城市西拓,工业西进”的战略决策,参与司法局组织的“送法进园区和西区”的活动,在金湾区举办了“德赛杯”妇女法律知识竞赛,并为斗门区政府提出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义务的咨询解答并出具了法律意见书……
为了这些公益活动,德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不仅付出了精力、时间,也耽误了一些业务,影响了办案收入。对此,德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表示:“律师个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整个律师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而离开社会法治的进步,律师与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是无从谈起。因此,作为律师从业人员,不仅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司法的公正,还应当把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当作自已责无旁贷的义务。”
2003年,德赛律师事务所被广东省律师协会评为“热心公益事业先进单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着远大理想的德赛人正坚定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未来。
第一个风雨的十年,德赛人取得的成就无疑是骄人的,今后的每一个十年,也将是更加辉煌的。
一座法律界的百年老店正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德赛,正在成为一百旗帜,迎风飘扬……
 
注:本文由《中华儿女》记者马文生、龚晖于2003年撰写

Copyright© 德赛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粤ICP备202009973900000号-11111
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8:00 - 18:00

在线客服